高考成绩公布后,网上铺天盖地的查分视频,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。有的孩子高考发挥不理想,比预估分数低了40多分,既难过又害怕配资10倍杠杆,甚至不敢跟父母说自己的真实分数,而她的父母在意识到女儿可能没考好后,没有选择第一时间询问具体分数,也没有出口指责,而是抱住了孩子暖心安慰:多少分也都是你凭借自己努力一分一分考出来的!
同样是发挥不理想,另一对家长的表现就很“中式父母”了,在看到分数比预估的分数低,尤其是语文成绩不理想之后,父亲直接黑脸转身离开,面对女儿难过的眼神,母亲直接翻了个白眼,出言指责女儿,甚至把责任推卸给了学校的语文老师,认为她对女儿的鼓励反而害的她掉以轻心。
同样是发挥不理想,父母的不同反应暴露了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,而在高考季这个关键时刻,一名家长有感而发,在网上发文哭诉:“突然发现,自己的孩子真的很平庸,难以接受该怎么办?”,不出意外的遭到了网友们的嘲讽。
母亲哭诉女儿“平庸”,网友直言不讳:2个达芬妄想生出达芬奇展开剩余77%这名广东家长的哭诉引来数万网友的围观,评论区留言更是突破4k多条,虽然这名家长并没有过多透露细节,但网友们根据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,也猜到了大概率是女儿考试成绩不理想,家长才有了这样的感想。
先不说孩子“平庸”究竟应该如何判断,就说家长口中这句“突然发现孩子平庸”就足够耐人寻味了,孩子是突然变得平庸的吗?在某个领域有独特天赋的孩子,很早就能展现出自己的天赋,而在学习方面有天赋的孩子,上小学就能看出来了。
高考成绩不如家长的预期,也并非是家长突然发现孩子没有天赋,而是这名母亲十几年来都在逃避这个现实,网上有一名育儿博主,评论区就经常有家长询问:“如何挖掘孩子的天赋?”
这名育儿博主的回答十分中肯,但也不出意外的让许多家长破防了——“孩子的天赋不需要挖掘,自己就会显现,当你询问这个问题的时候,就说明你的孩子没有天赋”,这些家长为什么会破防?还不是因为博主说的是大实话。
很多家长就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,就像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庸一样,网友中有人一针见血地评论:“两个达芬想生出一个达芬奇。”这句话虽然刺耳,却道出了一个基本事实:孩子的天赋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。
如果父母自身学习能力一般,又没有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引导,期望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未免太过理想化,更别提希望孩子在某个领域展现出超脱常人般的天赋了。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所谓的“平庸”只存在于比较中如果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抱怨:"我感觉我自己的父母好无能,我对他们好失望。他们竟然在我步入社会之后不能给我提供一点帮助,也太'平庸'了吧。"这种话会被视为大逆不道。可我们换个角度冷静思考——为何父母可以嫌弃孩子平庸,而孩子却不能对父母提出类似的质疑?
这名广东家长的哭诉最终被4k网友骂醒,但在现实生活中,究竟还有多少“不自知”的家长呢?答案就藏在家庭教育的细枝末节当中。
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,是他们无法正视孩子、正视自己的开端,一些家长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庸,本质上也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庸,更无法接受平庸的自己也只能生出平庸的孩子。
但这些家长却忽略了一个事实:不是只有天赋异禀的人才能获得幸福,每一个孩子都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人,他们即便无法在特定的领域内展现出超脱常人的天赋,也能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。
如果家长不能意识到,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普通人,也就永远无法对孩子所取得的努力感到满足,不懂得满足、不懂得珍惜的人,即便孩子真的有过人的天赋,他们也永远不会感到幸福。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所谓的“平庸”只存在于比较中。当我们停止无意义的比较,开始欣赏每个孩子的独特价值时,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意义。
今日话题: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?配资10倍杠杆
(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发布于:辽宁省